今年我市谋划重点项目2635个,总投资10245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2000亿元以上
来源: 十堰晚报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记者 纪枫波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3-01-11     |     [大   中   小]
“以项目建设之‘进’保经济增长之‘稳’。2023年,我们将坚决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,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全方位、全链条拉动作用,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和‘一主四优多支撑’产业发展,共谋划重点项目2635个,总投资10245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2000亿元以上。”昨日,市发改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陈刚表示。
抓项目就是抓发展,抓投资就是抓未来。
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十堰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”新定位以来,我市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,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培育。“绿色低碳”成为十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
近日,记者在十堰工业新区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看到,首条商用车插电式动力 pack组装线顺利量产。
项目基建负责人陈礼君介绍,园区一期规划建设7条电池生产线,第一条生产线在2023年1月投产,其余6条线将在2023年6月底之前陆续投产,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。
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是我市2022年4月份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,规划建设总产能40GWh的高端动力电池生产基地,必将加快我市培育壮大零碳汽车新产业链生态。
“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是再创战略优势的关键变量。围绕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,我市积极推动汽车主导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。”市发改委副主任宋永林表示,今年,远景动力、正威新能源、昊朔科技、中庸电力装备、大运汽车二期等一批含金量、含新量和含绿量高的大项目、好项目落地见效,必将大力推动我市经济提能级、上台阶。
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经济平稳运行的“压舱石”。
这段时间,西十高铁湖北段全力以赴赶进度,一部分控制性工程相继取得突破。路家院隧道顺利贯通,师家院一号隧道、梅家台等11座隧道加快施工,汉江特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,西十高铁湖北段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西十高铁是中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中部地区与西北地区间的便捷联系通道。建成通车后,十堰至西安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,西安和武汉可实现2.5小时通达。它的建设对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,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项目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。
2022年,我市坚持“产业为先、项目为王”导向,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步伐,全市开工建设项目2489个,同比增长63.2%;总投资6506.4亿元,同比增长65.3%。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亿元以上项目,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科技创新、数字经济、生态环保、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,必将为我市构建“一主四优多支撑”产业体系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、再创“仙山、秀水、汽车城”战略优势注入强劲动力。
“新的一年,我们将围绕突破性发展‘一主四优多支撑’产业体系,继续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,着力打造有特色、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,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蓄势赋能。在推进十西高铁、十巫高速、京能热电二期、正威新能源制造、远景动力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,确保福银高速十堰段改扩建、房神高速、中央商务区,黄龙滩、天池垭及吴山沟抽水蓄能电站,方特、十堰传化公路港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、贝特瑞电池负极材料、格罗夫氢能汽车、鹏飞氢能重卡、神河新能源商用车,五龙宫景区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,确保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以上。”陈刚表示。